时间:2023-10-01 16:59:18 点击:7
很多时候,家长自己已经说得口干舌燥了,但孩子的回应却很平淡,一点没有兴奋的感觉,爸爸妈妈便索性放弃了。“你都不知道我查了多少资料,可儿子还是爱答不理的,烦死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为什么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晚?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当中,相信大家都见过这样的例子:两个孩子年龄相仿,但两个孩子之间的语言表达、行为、交流好像不在一个层次上。尤其是3-6岁这个阶段,儿童语言差造成的对比就像是“智力碾压”。孩子明明是同龄,可行为处事看起来就像是天才和笨蛋的区别。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语言刺激是否做到了保质保量;二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语言的系统发展。
儿童康复训练知识分享
一、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患儿在婴儿期就可能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的对视,缺乏面部表情。对人态度冷淡,不理不睬;要走到某一目标时不顾及路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当自己想要某一物品或食品则会拉着父母的手前往放物品的地方,一旦拿到后则不再理人;当他害怕时也不会寻求保护。
二、语言发育障碍。部分孤独症患儿从来不说话,终生默默不语;一部分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所讲内容比别人少。说话如鹦鹉学舌,不能主动与人交谈。不会使用手势、点头、摇头、面部表情等体态语来表达需要和喜怒哀乐。
三、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要求环境固定不变;坚持每次都以同一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要一种类型的玩具,看固定时间的电视节目。
四、独特的兴趣对象。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游戏、衣物不感兴趣,而对一般儿童不喜欢的玩具或物品非常感兴趣。一些孤独症患儿还会表现出古怪的行为,对物体的某些特性感兴趣,反复触摸某些“光滑”物体的表面,如光亮的家具、雪白的墙壁、光滑的书刊封面、质地滑软的衣料、柔软的皮毛制品等。
为什么我的孩子对于我的喜怒哀乐很少有反应?他总是表现地十分冷漠,似乎只有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来找我们,我们仿佛如“工具”一般存在。这仅仅只是我们对自闭症孩子的一种刻板认识。自闭症孩子不是没有感情,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因为不明病理带来的障碍,使得他在与人的关系处理上和与人的交流互动上有困难,所以常让我们误以为他好像对人漠不关心。自闭症孩子真的一点都不关心吗?并非如此哦,相比高兴和中性面孔,自闭症儿童对厌恶面孔存在过度的注意偏向。这种偏向主要表现为注意警觉,随后会表现出明显的回避。这也就意味着,自闭症孩子虽然没有对人们的社交信号作出回应,但他们仍然可以区分人们的面部表情,并且对厌恶面孔十分在意。所以说,一些情感反应,孩子虽然没有用常态的方式表达出来,但不代表真的没有。
北京排名五大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机构的信息小编就整理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儿童语言感统认知发育迟缓或者自闭症干预等方面内容,可以询问我们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我们客服电话。
Copyright © liexuewang.com 2016-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3008232号
此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与本站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