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1 17:17:52 点击:4
一说话就卡字,一交流就磕巴,有时候憋得脸红脖子粗也说不出来一句话,这就是口吃。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磕巴、不清楚的一段时间。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的磕巴会渐渐消失,重新恢复到正常的语言表达。但是,有部分孩子磕巴、结巴的情况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留存了下来,比如父母的批评、自卑的心理、频繁的情绪变化等等。
儿童语言训练小常识
自闭症儿童的思维特征是,他们在认知上首先关注事物的一部分和细节,难以把握整体,缺乏相关事物与事物联系的总结能力,缺乏逻辑性,缺乏无法理解因果关系的整体计划能力,同时完成步骤相对较多的训练要求(通常不能同时完成3步以上的要求),因此他们不制定计划和战略思考,达到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概括能力低,很难找到不同问题的共同性,概念和经验的泛化能力弱。自闭症儿童思维能力的不足也体现在逻辑推理能力上,这种能力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自闭症儿童很难理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即使是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也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别人的想法,预测别人的行为。他们擅长分析,但不擅长综合,不擅长推理、理解和处理与情况有关的信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自闭症儿童的处理方式往往不会改变。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正常的自闭症患者可以进行具体的推理,但不能进行抽象推理,推理需要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维度时仍然很困难。
循证又称循证实践(EBP),是基于证据的实践,其理念始于20世纪末发展的循证医学。循证证据是指谨慎、准确、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得的最佳铣床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自闭症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结合三者,制定具体的自闭症干预方案。这样的后果是医生和患者形成诊疗联盟,可以保证自闭症患者获得最佳的临床结果和生存质量。自闭症的异质性对干预方法的个性化要求很高,随着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实践探索的深入,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所谓成功,就是指自闭症患者的核心症状的改善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所以一个成功案例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案例研究方法经常受到统计学家的批评。因为方法论上不能提供合理的普遍性结论,但是作为发现重要变化并提供有用范围的初步方法是有价值的。
假如我们在家中观察到宝贝有自闭症倾向,比如在社交上有一定障碍,不太喜欢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处等时,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相信此时很多家长都会选择上网询问,但网上的信息相对复杂,家长们又无法完全描述孩子目前的自闭症情况,因此很多时候往往会误判,比如小朋友可能是孤僻、不爱说话,但有些家长却认为是自闭症。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第一时间带孩子前往专业的意愿和机构做自闭症的评估。记住,一定要去能够做自闭症评估的医院和机构。为什么建议大家去专业的机构呢?一来是因为它们可以确定宝宝的自闭倾向是否是自闭症的表现,避免与正常宝宝或其他问题混淆;二来是它们可以给家长们一些相对专业的建议,避免自闭症的最佳干预期被耽误。
北京通州知名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推荐排名的信息小编就整理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了解儿童语言感统认知方面的信息,欢迎咨询在线小编,我们会有专业的老师对您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您。
Copyright © liexuewang.com 2016-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3008232号
此文章由用户自行发布与本站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